在立志成为职业漫画家之初,可能很怕自己的作品被指剽窃或是模仿,它们的界线在哪里?怎么才能画出具有独创性的漫画呢?
所谓独创性,指的是:没有模仿,而是以自己的想法创作出的独特作品。
也就是说,所谓独创性就是自己和别人作品的区别。
但是由于作品的作者不是一个人,完全一样是极为困难的。
2005年,荒川弘和和月伸宏两位大漫画家分别都以“炼金术”为主题创作了漫画。接下来,两人又都差不多同期创作了以人造人为主题的漫画,但是荒川弘是以“Raiden-18”为噱头,而和月伸宏是以“Embalming-Dead Body and Bride”超人战斗为卖点。尽管是同一时期同一题材,但却是完全不同的漫画作品了。
所谓“差异”,不拿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比较就不会明白。不试着创作,作者自己就无法明白作品会怎样发展。这也是在绘制之前,不能判断自己作品是否有创造性的原因。
希望成为漫画家的人,关于独创性的问题要注意两点:“是否明确地确立了独创性”以及“作品中是否体现出了独创性”。
首先从“确立”的角度说,所谓的独创性就是类似于个性的东西。而个性在日常的生活中,是自然从身上体现出来的。自身的个性无法刻意表现出来,但就算隐藏也会自然显现出来。即使在司空见惯的作品类型中只要有自身的素材,便会自动流露出来。
大冢英关于自己的作品“Madara”曾经这样写过:“将故事梗概分解为各个阶段”。把梗概或构造进行解体,将设定以及外表改变的话,作为故事就有了不同的特征,这就是所谓的“独创性”。
然后就要培养观察作品和分辨别人作品与自己作品差异的眼光。这就变成了自己的价值观。自己看到什么判断什么,判断行为本身就是个性,这样就有自己的独创性了。
另一方面,“剽窃”的大骚动多数是起源于画面。模仿职业画家的画,作为练习手段是非常有效的。但是,那是不能作为自己的作品进行投稿或是发表在商业杂志上的。
模仿的目的是学习人家的感觉、笔触、构图以及味道。既然是模仿漫画家的画,画完之后就放在一旁作为参考吧!如果自己都觉得“放在一起马上就能明白是模仿的”那就绝对不能投稿,因为那是“剽窃”。
进一步,把画放在下边照着描就更不行了,那样对绘画本身也没什么帮助。如果自己觉得“我那样没关系”的话,就会有这样的问题——“你真的想画漫画吗?还是仅仅想储存漫画?”。
现在有很多人拼命批判剽窃,而且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。很容易被发现,所以要杜绝剽窃。
从模仿中吸收经验。
一开始日本漫画中就有模仿的部分。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很孩子气,但因为很有效果,所以属于漫画界自身认可的部分。
比如,截断啦、仿佛没有线框的创意。从讲话人嘴里出圈画出来表现音大的技法、拟音词的表现技法、用流线表现动作的技法。用把青筋图形化表示大怒、脸上的黑线啦、大汗的符号啦,都被称为漫符。
这些现今都成了被漫画家们普遍使用的技法。然而,肯定有人最开始使用,然后大家纷纷开始模仿,自由使用了。
不仅是技法,连风格也是一样。在“阿兹漫画大王”以后,为了表达“白痴”的感觉而对其进行模仿的漫画家不知有多少人。如果这也要被指责为剽窃,那么日本的漫画无论如何都发展不下去了。
开始即使模仿主题或是题材,也必须对其进行灵活运用来寻求发展。如果仅仅是单纯的模仿,模仿的人得不到丝毫益处。
被人批判是模仿的时候,自己真实的想法是最重要的。如果认为“这不是模仿”就没必要改正。如果认为确实是模仿,就需要思考为什么会让人觉得是模仿,由此去理解模仿的要素。
挑出觉得是模仿的部分,留下尽管算模仿但因受欢迎而无法放弃的部分。由此过程中首次诞生出独创的视角,产生具有创意的题材。除此之外别无他法,也就只能是拼命思考后才能绘画!
一边模仿一边画,可能导致画出的作品没有一点独创性,而是东拼西凑的。不过,只要能够打动人,就算是东拼西凑也可以哦。不过问题是如果志向只是“东拼西凑就行了”,那也感动不了谁吧。
如果能够确信自己东拼西凑的方法是其他人怎么也模仿不来的,就试着去做、正是那种自信才是作家应有的部分。也是作品创作最重要的部分。然后完成的作品才有可能“用东拼西凑的方法表现独创性”。
总之,最初就是常见也没关系。跟谁的作品类似也没关系,故意模仿东拼西凑也没关系。即使是仿写,作为练习也没关系。总之不试着画就永远无法开始。
在模仿技法或风格时,要吸收那些自己可以有效使用的部分,那就有可能变成自己的东西。尽管最初被批评为剽窃也没有关系,经过变化之后,那就是向往已久的创意了。
所以,就算事后被说成是“剽窃”也可以,总之要画。被批评“剽窃”的时候即使觉得收到伤害也要虚心接受。如果没有这个立场,就无法在创作的地平线上站立起来。
其实,创意也好个性也好怎么都可以,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有价值观,或用这个价值观来做一些什么,除此之外的事情都属于细枝末节。只是,要表达这种价值观,就只有老老实实地画画了。
所以,去画漫画吧!